《雲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是雲南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,雙月刊,1938年創刊,國內外公開發行。是人才培養的搖籃,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平台,是學校對外展示科研水平的窗口,是學校軟實力的綜合體現。被列入雲南大學一流大學建設——自然科學高水平學術刊物建設項目。在2020年末,學報佳音頻傳,續寫佳績。
繼續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
2020年12月29日,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“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佈會”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。《雲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繼續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(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,CSTPCD)目錄(自然科學卷)。該統計結果被科技管理部門和學術界廣泛應用,其宏觀統計結果編入科技部和國家統計局出版的《中國科技統計年鑑》。迄今為止,《雲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已連續20餘年入編該目錄。
繼續入選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
2020年12月,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第24次年會在重慶召開。會議期間發佈了“2020年度中國高校傑出•百佳•優秀科技期刊”遴選結果,《雲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繼續入選“2020年度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”。
該評選由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組織,每兩年評定一次,旨在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,不斷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創新力、影響力、貢獻力和編輯出版質量,對高校科技期刊在科研活動和學術交流中的作用及其質量做出客觀、全面的評價,以樹立榜樣、明確方向,促進高校科技期刊健康發展。此次遴選在中國高校1300餘種科技學術期刊中擇優選拔,基於北大核心數據、CSCD數據、科技核心數據、知網學術評價數據、萬方擴刊版數據、中信所精品科技期刊和百傑期刊、知網國際影響力數據等第三方客觀數據,經過加權計算得到最終遴選結果。
進入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Q1區
近日,中國知網正式公佈了《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(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)》。《雲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影響力指數(CI)進人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綜合類Q1區,排名第23名。
《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(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)》對每個學科期刊按照影響力指數(CI)排序,並按期刊數量等分為4個區,分別為Q1、Q2、Q3和Q4。分區選擇“影響力指數(CI)”這一綜合指標為依據,對每個學科期刊按影響力指數(CI) 降序排列,依次按期刊數量平均劃分為 4 個區, Q1 區為本學科 CI 指數排名前 25%。
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(Academic Journal Clout Index,簡稱 CI),是反映一組期刊中各刊影響力大小的綜合指標,它是將期刊在統計年的總被引頻次(TC)和影響因子(IF)雙指標進行組內線性歸一後向量平權計算所得的數值,用於對組內期刊排序。
“年報”客觀、全面、規範、準確地報道了中文期刊的影響力指數、影響因子、被引頻次、可被引文獻量、下載率等期刊計量統計指標,並提供這些計量指標的文獻統計來源信息,為中文期刊的發展提供參考。
目前《雲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》繼續入編國內3家主要核心期刊數據庫:北大圖書館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》,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》(CSCD)和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》(中國科技核心期刊),並繼續入編國外8個主要學術期刊數據庫:美國《化學文摘》《劍橋科學文摘》《數學評論》和《烏利希期刊指南》,俄羅斯《文摘雜誌》,德國《數學文摘》,英國《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》,日本《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(JSP)》。
供稿:理科學報編輯部·《雲南地理環境研究》編輯部
編輯:李哲
責任編輯:王盡遙